基礎股票名詞大全:基本股市術語

2024-02-22
  • 面額 指股票票面上所印製之金額,民國六十八年以前流通的股票,其面值有許多不同的金額。證管會有鑑於股票面值種類紊亂,不力便交易和交割的管理,於六十八年通令規定股票面值限期統一改為十元 ,這就是一般通稱的現行股票面額。

  • 面值 指股票上所印刷之每股帳面值每股金額。

  • 市價 股票的市價是經由交易決定的價錢,隨時都在變動。決定股票市場的因素不一而足,包括發行公司獲利能力、市場資金的供需關係,甚至作手的人為炒作等,都足以影響股票的市價。

  • 丙種 合法的證券商,分為證券自營商及證券經紀商。經紀商稱為甲種經紀人,自營商稱為乙種經紀人。證券市場除上述兩種證券商以外,還有一種私下的墊股墊款營業,以賺取利息,市場稱為『丙種』經紀。

  • 淨值 股票淨值就是指股票的帳面價值。淨值的計算,通常是公司的資本額,加上法定公積、資本公積及累積盈餘或減除虧損後,所得到的數額,就是淨值總額:再以淨值總額除以發行股份總數,就可以得到每股的淨值。

  • 毛利率 營業毛利=(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成本 衡量公司的產品價值指標,附加價值的創造。

  • 最高價 行情表中所指的最高,是當天成交各種不同價格中,最高的價格,最高價的成交筆數可能是一筆,也可能是一筆以上。

  • 最低價 當天成交價格中最低的價格。

  • 成交價 指買方欲進股票的價位與賣方賣出股票價位相同,經電腦撮合而成交時的價位。

  • 成交值 成交量乘上股價等於成交值。

  • 成交量 某一檔股票或債券憑證在交易日所成交的股數。

  • 漲跌停板 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規定,凡是股票升降幅度超過前一營業日收盤價格的10%,股價將停止升降,而這個10%的限度就稱為漲停板或跌停板。漲、跌停板最主要的用意是限制股價過份的波動或投機,因此,一旦股價升降幅度達到10%時,交易所就會主動地顯示漲停板,或者顯示跌停板。

  • 除息 在股票停止過戶前買進股票的投資人,因為股東大會的名簿上登記,所以能領取各公司所發放的股息。

  • 除權 分配股票股利的交易。上市公司分配股票股利時都訂有一個「除權基準日」該日以前買進該股才可享受增資股分配。

  • 填息 除息交易前一日該股的收盤價與除息價間留下一個除息價位缺口,如果除息後股價上升將該價位缺口填滿。

  • 填權 除權交易前一日該股的收盤價與除權後價位間留下一個除權價位缺囗,如果除權後股價上升將該價位缺囗填滿。

  • 技術分析 指研究過去金融市場的資訊(主要是經由使用圖表)來預測價格的趨勢與決定投資的策略。

  • 毛利 營業毛利=營業收入淨額-營業成本(銷貨成本) 是衡量企業盈利趨勢的主要指標。

  • 被動投資 不做任何研究和預測,一次持有整體市場上的所有投資標的,得到跟整體市場長期經濟成長一樣的成果。

  • 主動投資 透過「選擇標的」和「選擇時機」,希望創造比整體市場加權平均(指數)更好的績效。

  • 基金 集合一群人的資金,由經理人集中管理投資,創造更高的投資報酬。

  • 指數型基金 為開放式的共同基金,這類基金會選定某個市場指數,按照該指數組成來購買證券,因此持有標的完全依據指數而決定,不需依靠經理人的主觀判斷,所以管理費通常較主動型基金低。

  • ETF(exchange traded fund) 稱為股票型指數基金、指數股票型基金、交易所買賣基金,翻譯上都是指能在股票交易所買賣的指數型基金。換句話說,ETF就是被動追蹤某一指數表現的共同基金,並且在集中市場掛牌,像一般股票交易讓投資人買賣。

  • 期貨(futures) 是一種跨越時間的交易方式。買賣雙方透過簽訂合約,同意按指定的時間、價格與其他交易條件,交收指定數量的現貨。

  • 債券 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

  • 證券 為有價證券的簡稱,是一種表示財產權的有價憑證,持有者可以依據此憑證,證明其所有權或債權等私權的證明文件,例如:股票、債券、權證和股票價款繳納憑證等。

  • 選擇權 選擇權是一種可以交易的權利,買、賣雙方簽訂契約,決議到期日、標的物、履約價格以及買賣數量。

  • 創投(venture capital) 創業投資,指由一群具有技術、財務、市場或產業專業知識和經驗的人士操作,以其專業能力,協助投資人於高風險、高成長的投資案中,選擇並投資有潛力之企業,追求未來高回收報酬的基金。

  • 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 針對少數投資者而私下(非公開)地募集資金併成立運作的投資基金,不能在股票市場上自由交易,因此它又被稱為向特定對象募集的基金或「地下基金」,其方式基本有兩種:一是基於簽訂委托投資合同的契約型集合投資基金,二是基於共同出資入股成立股份公司的公司型集合投資基金。

  • 避險基金 又稱對沖基金或套利基金,是指由金融期貨、金融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與金融組織結合後,以盈利為目的的金融基金。其最初目的為透過套期保值(hedging)避免損失。

  • 共同基金 是由基金經理的專業金融從業者管理,向社會投資者公開募集資金以投資於證券市場的營利性的公司型證券共同基金。

  • 股票型基金 資金主要集中投資的標的為國內外企業公開發行的股票。

  • 科技股 指那些產品和服務具有高技術含量,在行業領域領先的企業的股票。比如:從事電信服務、電信設備製造、電腦軟硬體、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有線數字電視、生物醫葯製品的服務與生產等公司通稱為科技行業。

  • 股票市場 指股票發行、買賣、交易的市場,是證券市場的一部分。

  • 總體經濟 是指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

  • 景氣循環 又稱經濟循環、經濟週期、商業週期,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在其長期增長趨勢附近的上下移動。景氣循環的長度是指包含一次繁榮和收縮的時間段。這些波動通常包含相對快速的經濟增長時期(擴張或繁榮)和相對停滯或下降時期(收縮或衰退)之間的變化。

  • 價值投資 一種投資策略,這個策略主要是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在他的著作中《智慧型股票投資人》跟《證券分析》所建立,葛拉漢也因此被稱為價值投資之父。 葛拉漢解釋了每間公司都有潛在的內在價值,但公司的股價卻常和內在價值有很大的差異,股價可能比真實價值更好或更差。依據這個理論,葛拉漢認為投資價格低於內在價值的穩健公司,將能夠以較低的風險帶來不錯的報酬率。

  • 經濟利潤 總收入和總成本之間的差額。

  • 散戶 指的是在券商開戶買賣股票的個別自然人。

  • 機構投資人 以自身的資產或信托資產進行投資的組織,如退休基金、投資公司、保險公司、銀行、信托基金、慈善基金等機構。

  • 金融市場 具有一定規模的資金融通、貨幣借貸和買賣有價證券的活動和場所。金融市場不一定要在固定的場所中,通過電子通訊等方式完成的交易也可以被認為是金融市場的一部分。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是資金供求雙方,可以是個人、企業、銀行、經紀人、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投資機構以及政府機構等。金融市場交易的對象是貨幣形態的資金商品,並以利息作為價格。而利息通常是資金使用權轉移的代價或者是資金參與生成的利潤的分割。金融市場是一個大型生態系統,貨物和服務的製作,新的資產形式和金融市場內外的這些資產之間的相互作用。

  • 投資組合 藉由投資不同類型、關聯性低的資產(股票、債券、外幣、期權、貴金屬、金融衍生工具、房地產、土地、古董、上市公司地位、藝術品、及至紅酒等),達到分散風險與穩定資產價值的效果,並可以掌握各種資產的變化表現。

  • 基本面 對宏觀經濟、行業和公司基本情況的分析,包括公司經營理念、財務報表等分析。

  • 基本面分析 注重的是研究公司的本質,立足於財務報表從而對公司的經營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同時估出公司股票的價值。 投資者經過對公司的經營狀況,如公司負債、利潤率、回報率來分析此公司股票是否誘人,是否值得投資者去投資,是否會得到高額回報。同時市場對這個行業的前景是否支持,以及公司管理層的整體素質都是影響投資者判斷公司價值的重要因素。

  • 風險趨避 指一個人面對不確定收益的交易時,更傾向於選擇較保險但是也可能具有較低期望收益的交易。例如一個風險厭惡的投資者,會選擇將他的錢存在銀行以獲得較低但確定的利息,而不願意將錢用於購買股票,承擔損失的風險以獲得較高的期望收益。與風險厭惡程度相對的有「風險容忍」。

  • 商品可轉讓 不完美市場包括壟斷競爭、寡頭壟斷和完全壟斷。

  • 同質產品 指消費者所感覺的產品在性能、特點等方面非常相似。

  • 基金經理人 指管理基金投資組合之人,主要負責基金資產管理運用,包括:投資決策與策略之制定及實施。

  •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公司第一次從私人公司,變成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或「首次公開募股」。

  • 上市公司 指可以在證券交易所公開交易其公司股票、公司債等的股份有限公司。

  • 資金成本 是指市場為將資金引入某個投資項目而所要求的預期回報。對於投資者,一個投資項目的資本成本是一種機會成本,即投資者為選擇此項目而放棄了其他項目所付出的代價。另一方面,尋求投資的項目方,例如公司,為了說服投資者去承擔這個代價,需要承諾一定的預期回報,這個承諾性的回報,即是項目方為了籌集資金而承擔的資本成本。

  • 折現率 將「未來」一系列現金流量折算成目前價值的利率,即為了計算未來一特定金額於現在的價值時,可利用「適當的利率」而折現,以求得當前之現值,而此「適當的利率」稱為折現率。就數學關係而言,折現率越高,代表「未來」一系列現金流量的現值越低,亦即折現率與價值成反比。

  • 現金流量 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按照現金收付實現制,通過一定經濟活動(包括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和非經常性項目)而產生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其總量情況的總稱。 即企業一定時期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數量。

  • 自由市場 指金錢、貨物的流動完全是根據市場自然的狀況而進行的,政府不介入控制。

  • 次級市場 次級市場係指初級市場發行後之有價證券買賣之交易市場。

  • 初級市場 指資金需求者(包括政府單位、金融機構及公民營企業)為籌集資金首次出售有價證券予最初購買者之交易市場。

  • 完全競爭市場 市場參與者之買賣雙方數量眾多、有完全訊息、交易的商品具同質性、廠商進出市場幾無障礙,而為價格接受者。每一需求者的購買量與供給者的生產量,在整體市場中所占比例極低,均無決定性影響力,完全依市場機能運行。

  • 異質市場 指賣不同商品的市場。異質市場的異質不是指質量不同,一般而言異質市場上的競爭要比同質市場上的小它主要是來區分同質市場的企業管理過程是市場管理的內容和程式的體現,是指企業為達成自身的目標辨別、分析、選擇和發掘市場機會,規劃、執行和控制企業活動的全過程。

  • 流動性 指資產能夠以一個合理的價格順利變現的能力。

  • 錯價(mispricing) 某些資產(如股票)持續被投資人低(高)估或未正確反應其真實價格。

  • 股利 又稱股息或紅利,是指股份公司將部分收益派發給股東,作為股東持有股票、提供資本的報酬。

  • 要求報酬率 又稱必要報酬率,是指投資人期望一項投資應提供的最低報酬率。 例如,某投資人購買股票的要求報酬率是10%,而他如果有一筆利率為10%的房貸在還款中,就會認為如果股票的投資報酬|率不足10%,還不如將錢用來償還房貨。

  • 殖利率 是每股股息(現金股利)除以每股股價,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 經理費/管理費 是付給基金公司,作為基金公司研究團隊幫你管理資產的費用。

  • 保管費 付給保管銀行的費用。因為基金公司旗下所管理的每一檔基金,都各自是由第三方的保管銀行所保管,所以保管銀行會收取保管費。

  • 聯邦準備理事會(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The Fed) 簡稱為聯準會,是美國的中央銀行。

  •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 資本資產主要指的是股票資產,而定價則試圖解釋資本市場如何決定股票收益率,進而決定股票價格。

  • 資本市場 又稱(中)長期資金市場,是指證券融資和經營一年以上的資金借貸和證券交易的場所。

  • 盈餘慣性(post-earnings-announcement drift,PEAD) 是一種在財務公布後的數周甚至數月內,仍然向超額回報方向連續獲取超額收益的趨勢。 通常認為公司的財務現狀被公布後,信息應當很快被投資者消化並反映在市場價格中。然而,長久以來被注意到,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對於那些獲得了季度性較高利潤的公司,他們的超額資產回報傾向於在公布盈利額度後向該方向再「漂移」至少六十天。類似地,報告較差的公司同樣傾向於向不利方向漂移同樣長的時間。

  • 基點(basic points,BPS) 指衡量債券或期票利率變動的最小計量單位,1個基點等於0.01%,即1%的百分之一。

  • 財務報表 簡稱財報,是一套會計文件,它反映一家企業過去一個財政時間段(主要是季度或年度)的財政表現及期末狀況。它以量化的財務數字,分目表達。財務報表能幫助投資者和債權人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進一步幫助經濟決策。

  • 投資組合權數 每一投資項目佔總投資組合價值的百份比。

  • 隱含報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 又稱內含報酬率、內部報酬率,能夠使未來現金流入量現值等於未來現金流出量現值的折現率,或者說是使投資方案凈現值為0的折現率。

© 2024 大昌證券安康分公司,新店區安和路一段25-6號,(02)8666-9988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